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出自这几种家庭,别不当回事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父母都希望儿女长大之后有出息、有作为,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闪闪发光。孩子未来会如何,绝对不能忽视从小到大的家庭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勇敢、自信与乐观,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不惧风雨,可以跨越艰难险阻,真正成为最好的自己。错误的教育则是截然相反,过多的束缚、打击以及压制都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一旦变成自己的性格,最终会让命运坎坷不断。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说:“容易自卑的孩子,会经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生活在什么样家庭的孩子容易自卑?具体来说,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多半出自这几种家庭,别不当回事。1 无情打击孩子的家庭遇到孩子出错可以及时纠正,但是一定要就事论事,而不是没有分寸地打击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没有自信。在有一些家庭的教育方式中,会认为表扬会让孩子产生骄傲的心理,只有打击与否定才能有利于健康成长。这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在一次次否定中心生自卑,整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也都不会有信心与力量。有的孩子非常努力地考取了一个好成绩,换来的不是肯定与赞扬,而是这样一句话:“你什么时候能考第一名就好了。”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作为父母也不会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而是带着情绪的打击:“你真笨,别人能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不管孩子做什么,换来的都是打击与否定,从来都不会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哪怕自身有优势也不会看到,而是会轻易陷入到自我怀疑与否定情绪中,让自己难以勇敢前行。既然如此,千万不要轻易地无情打击孩子,而是要给予一些认可与肯定,哪怕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于批评,而是就事论事地的解决问题才是明智的选择。2 情感绑架的家庭什么是情感绑架?就是喜欢用爱的名义去束缚孩子的成长,一旦他们违背了自己的指令,从来不会从事情的正确与否讨论,而是用关心、在乎的名义惩罚孩子。越是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越容易养成自卑的性格,而且还会让自己越活越累。他们经常会听到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对自己说:“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你这样做对得起我们的付出吗?”、“你就是我们全家的希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遭遇情感绑架,只会让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变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有些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够努力或者犯了错误,而是没有听从父母或者长辈的安排,就会受到他们用情感方式的打击,让自己再也不敢真实表达自我。一旦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下成长,孩子的性格也会自卑、懦弱,与人交往时一旦听到不同的声音,就会听从别人的安排,不敢继续坚持自己的主见,整个人只会在不断徘徊中踌躇不前。想要培养出自信乐观的孩子,一定不要总是以爱的名义进行打击、否定,哪怕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给予太多压力就是引导好好解决,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3 过分要求孩子听从安排的家庭在太多养育孩子的父母或者家人的心中,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是否懂事。固然适度的懂事代表着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但是如果没有底线、没有分寸的拿“懂事”作为要挟孩子听从安排的借口,这往往是大错特错。因为过分要求孩子听从安排,只会让他变得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主见,但凡听到不同的声音,就会心生自卑,觉得各方面都不如他人。现实中,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遇到一件事,一旦孩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父母不同意时,为了逼迫孩子服从安排,就会拿“懂事”说话,让孩子错误以为自己不能有其他见解,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听从家人的安排。对于孩子过分的安排要求,有时候明明是他们不喜欢的兴趣、方向,也要委屈自己接受改变,要不然就会遭到家人的反对,让自己只能屈从,而不敢解释。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这个孩子越会变得不敢坚持自己意见,只要遇到别人提出不同意见,就会马上妥协与认输,整个人也会越来越没有自信。孩子听话是一件好事,但是千万不要事事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不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好,只会活得小心翼翼、没有自己,长大之后也是瞻前顾后、越活越累。4 知和大叔说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句话:“童年缺爱的孩子,要用一生去治愈。”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感受到被爱,让他们能够具备自信、乐观、勇敢等等良好的品质与优势,就一定要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才能让他们在自己的天空里展翅高飞。具体而言,千万不要出现以上三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在自卑、懦弱的路上越走越远,一旦变成了自身难以摆脱的坏性格,注定就会影响自己的一生。每一个孩子都是命运给予父母最好的人生礼物,好好爱孩子一定要从长远考虑孩子的成长,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路上大有可为!图片来源摄图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